Friday, May 13, 2011

關於日本地震的一些看法 (孫婧

孫婧是中文大學翻譯系碩士,現職中學教師。 關於日本地震的一些看法 (孫婧)

近日日本地震,海嘯,核輻射真是夠遭罪的,我對死難者深表同情。

有人說,日本二戰的時候殺了那麼多人,現在是天譴,活該。

天譴不天譴我不知道,我只知道這叫天災,跟雲南、四川的地震一樣,都是天災,都是大地生靈受罪,國家經濟受損。

對於二戰時日本犯下的罪行,作為中國人的我永遠不會忘記,但我認為兩者不應混為一談。中國是大國,中國的人民就應該有大國的風度,他們有難我們能幫則幫。但如果日本人還是不認戰爭時所犯的罪行,作為中國人的我還是堅決加入聲討的行列。當然了,如果日本的當權者能做到像德國總理那樣,對二戰中被他們殺害的死難者墓前下跪,承認錯誤,我相信中國人也會大量地原諒他們。

當然了,除了上面這個觀點我想說明白之外,我還想評論一些近期我讀到的關於日本民眾互助的報導。有人認為日本人就是好,如果中國人遇到這樣的情況不知道早就搶東西搶成什麼樣子了。對這樣的評論,我是十分地反感!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。

就讓我們看看四川大地震吧,那時候中國人的表現是什麼?我所知道的是災區的中國人互相幫忙,互相救助——孩子找不見爸爸媽媽,父老鄉親幫忙看著,爸爸媽媽聯繫不上孩子,街坊鄰裡也是幫忙去找,去石堆裡挖。糧食和飲用水送到災區之後,災民也是有秩序地去領,甚至有的還去幫忙分發食水乾糧。

而在國家層面,可以說是全國都動員起來了。震後國家反應之快使得災民能喝上乾淨的礦泉水,吃到餅乾以及熱辣辣的即食面,要知道四川那邊不是地震的高發區,或者說不至於像日本那麼頻繁,那裡的人沒有像日本人那樣具有抗震走難的經驗,但是能有如此迅速的反應真是不簡單呢!

而全國的人民的層面,大家更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,甚至一聽見血庫缺血大家就排隊去捐血,知道有很多孤兒就爭著去領養。我的一位在北京的朋友就目睹過如此震撼的場景,他說當時他也打算去北京的繁華商業區西單去捐血,因為他知道那裡有捐血車,但是當他到達西單,他看見那裡拍著長長的隊伍,以為是捐血的隊伍但一問之下才曉得原來是登記捐血的隊伍,原來當天登記的人也得等兩天才會被通知去捐血,因為人實在太多了。

其實人在遇到災難的時候必然是會互相幫助的,這是人的自然屬性,人性的光輝,而非專屬於某國人。所以不要把日本人互助的行為過分地渲染了。

當然我也知道有某些報導說(四川)災區有人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,但是我對這些報導持有保留態度。一方面我認為這些是個別的例子,不能把個別的例子代表了全部災區中國人的行為;另一方面,據我所知那些做了不文明行為的人也遭到了廣大民眾的唾棄。所以我認為,那種用這些報導來證明中國人就是不如日本人的言論是要不得的,我們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隨心擴大某些優點或者某些缺點。

再有,對於某些人在稱讚日本人的時候不忘揶揄中國人,我懷有強烈反感。我認為這就是不公平,這就是媚日!

其實只要我們仔細看看這次日本政府的救災,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政府真的是挺不濟的。當然,他們地小資源匱乏也許是個原因,但是它好歹是個發達的國家,我就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調配資源的能力那麼差,也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服務年期到了的核電站還可以繼續運營,當震後明知道這個東西有危險,而卻還想保著,不關閉它。關於這點,我想日本政府真應該檢討檢討,這明明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嘛!

日本人受災後不失儀態固然讓人欣賞,也值得中國人學習,但我覺得也不能因為他們國民的某一點好表現而擴大到整體,也就是認為他們什麼都好,甚至對他們國家應負的責任視而不見。在此我不是要把這兩件事情混為一談,而是想指出我們應該避免受到光環效應蒙蔽,特別是那些對日本有特殊好感的人。我認為我們應該保持應有的民族尊嚴,而非盲目崇洋媚外。我們應該有自信,我們不是什麼都比人差一等,其實我們做的好的地方別人也在欣賞我們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徐錦堯神父對上述文章閱後的反思

1.我基本上同意孫婧的看法。

2.日本人的有禮有序……,固然是因為他們演習慣了,這其實也是一種生存的需要:在災難中要求生,就必須這樣做!

3.日本人能等,能排隊,因為他們知道遲早都會輪到他們,因為他們知道日本是一個富裕的社會,政府也有能力保護所有人。他們根本毋須爭先恐後。中華民族的確是期待別人的認同,所以首先自己必須自信,自己要認同自己,要對自己的明天抱有希望。

4. 但在生命受到真實威脅時,他們也會變得不那麼「文明」。三月二十日星島日報就有這則報道:「日本媒體報道,日本災區福島縣大熊町的一間醫院,上周一收到核輻射危機通知後,醫院所有員工全體逃亡,留下三百三十名病患自生自滅。」攸關生死,日本人未必比別的民族好。相反地,沙士期間,雖然台灣也有醫護集體逃亡,但香港的醫護人員卻大多嚴守崗位。這一刻,我為香港的中國人而自豪!

5.一九七零年代,我經歷過香港的匱乏年代。我曾經從新界的小清水灣坐小巴回九龍,因為是假期,海灘人多,小巴不夠。所以小巴來了,不少人由車窗爬入小巴;太恐怖了。不過,這是源於太過匱乏,很難叫人「文明」起來。我完全不贊成這種不文明,而且即使在匱乏中,排隊仍然是更好的辦法。但我可以理解這個現象、可以體諒這群人,那不過是人類骨子裡那種叫「適者生存」的本能在作怪!

6.日本的文明,離不開物質的豐富、國家實力的深厚。他們有高科技,所以七十多年前二戰時已能在軍事上橫掃亞洲,連美國也在珍珠港給他們打個措手不及。他們也有錢,所以能夠用錢去購買馬來西亞森林中的樹木(這是我在馬來西亞親見的,那裡的有識之士十分憤慨),日本自己卻保留自己的樹木。所以日本風景無論多好,都是用犧牲別國資源的手段而達致的(歐美各國也有這種例子)。所以日本的風景從不吸引我,我也從不去日本欣賞這些美景。(其它日本人在別的國家所作損人利己的事,一上網就可找到)。

7.日本的建國,充滿了中國人的血和淚。我在2010年十月公教報的《教研之聲》中,曾有一篇文章叫「秋風秋雨愁煞人」,裡面有一段:「也許他們日本人忘了,他們正是用中國人的錢來建設他們的文明的。他們從1874琉球事件中掠奪了中國五十萬兩白銀;1895甲午戰爭中掠奪了中國二億兩白銀;190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掠奪了中國三千萬兩白銀。加上他們對中國大大小小的侵略,屈指算來,日本該欠中國的,折合今天的幣值至少有十四萬億元人民幣。」如果中國一百三十七年前已經用日本的錢來建設中國,而日本又因此而「民窮財盡」的話,今日文明有禮的應是中國人而非日本人。

8.附上另一篇有關日本人的文章:「由侵華日軍看國民教育」。只想給大家說明,即使今次日本人的這些行為是真的「文明」,也別把它理想化、美化、絕對化。更不要因此而揶揄中國。(這檔案有些令人不安,請注意)

9.側聞一位香港修女,曾用這次日本人的「文明」來痛罵中國的「不文明」,我聽後很覺痛心。希望她能看到上面孫婧姊妹的觀察。也希望她和類似她的人能看到下面明報三月21日的新聞標題及內容:「日官員:核災六分人禍」;「日本盲求繁榮瘋建核廠」;「宮城災區爆搶掠,鄰縣警增援,警接250舉報」;「日災民患心理症恐超川震」。信報三月21日:「日本出口食品首次驗出輻射」,所以說日本是個負責任的國家,會嚴控有問題食物出口,未必是事實。明報三月22日:「日災區有人爭搶食物、性侵、強姦」。原來人人都是罪人,中國人固是如此,日本人也不例外。

10.天主教講的是天國,應包括「扎根信仰、熱愛家庭、投身社會、胸懷祖國、放眼世界、注目永恆」。重要的是全部發展、全面發展,不要只是修身,或最多只是到齊家、治國而止。兩千年來,基督的福音並未能讓大多數的天主教國家做到「放眼世界、注目永恆」,天主教也未能在整個世界範圍內起到「移風易俗」的功能,以致基督徒國家多數都擁有大部分世界的資源,而全世界卻因資源匱乏而每天就平均有25,000人因飢餓而失去寶貴性命,其中20%的飢餓人口,即5000人,竟然是五歲以下的兒童。(資料來源:宣明會)

11.如不注意全世界各國各地各民各族各宗教的平均發展或平衡發展,某一個國家愈富有(因而愈文明)、別的國家就會愈貧困。這種「局部文明」其實是文明世界之耻,也將愧對福音和在福音精神下建起來的天國!

12.當然,我希望將來中國富強後,也不要欺負他國,好像別的強國曾欺負過中國一樣!中國的天主教會在這方面一定要好好的督促我們的國家。
13.我不是「憤青」或「憤老」,我是基於一個天主教神父的良知,和對梵二與福音的瞭解而作出上述反省的。我在最近所有的培訓中,都會強烈的加上「世界」,「天國」,「福音」的因素。以上如有欠客觀,請賜正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